投资经典《巴菲特之道》(连载5)

公司首页     读书有道    巴菲特之道    投资经典《巴菲特之道》(连载5)

 

作者:罗伯特•哈格斯特朗

译者:杨天南


“找不到感觉”的巴菲特


成立之初,巴菲特的合伙企业只是投资于低估的股票和一些并购带来的套利机会。但在第五年,他第一次购买了一个公司的控股权——登普斯特制造厂,一家农场设备制造商。下一步,他开始买进有些气数不佳、位于新英格兰的纺织厂——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直到1965年他控制了这个公司。


在不同的微积分学中,拐点是曲线在一个点曲率发生改变,从正到负,或从负到正。拐点之说也发生在企业、行业、经济、地缘政治、以及个人身上。我相信六十年代是巴菲特的拐点年代——他从投资家巴菲特进化为企业家巴菲特。


与此同时,市场也到了一个拐点。自从1956年开始,格雷厄姆提出、巴菲特执行的估值策略成为股市的主流。但是在六十年代后期,新时代开始了,它被称为成长股时代。这个时代里,贪婪的情绪推动着市场,快钱追逐那些高高飞扬的股票,人们迅速赚钱,或迅速亏钱。(19


尽管股市心理在发生着根本性改变,巴菲特合伙企业继续了杰出的表现。到1966年末,合伙企业累计回报1156%(有限合伙人取得704%),道琼斯指数同期表现为上升123%。尽管业绩优异,巴菲特却感到越来越不安,因为股市的脚步越来越超出了格雷厄姆的原则范围。新的舞曲响起来了,但巴菲特却找不到感觉


1969年,巴菲特决定解散合伙投资企业,他发现市场已经高度投机,值得投资的机会极度稀缺。六十年代后期,股市被高高在上的成长股所主导。“漂亮五十”天天被人挂在嘴边,雅芳、宝丽来、施乐的股票都处于50 ~ 100倍的市盈率。巴菲特给合伙人写了一封信,坦诚自己已经不适应当前的股市环境,“但有一点,我很清楚,”他说,“我不会将之前自己明白其逻辑的投资方法全部抛弃,尽管它们在目前的市场中难以运用,尽管这意味着放弃大量的、明显的唾手可得的盈利。使用那些我自己完全不懂的、未经实践的方法可能会导致资本金的永久性损失。”(20


在巴菲特合伙企业起步之初,他为公司设定了每年跑赢道琼斯指数10个百分点的目标,从1957年起步到1969年解散,他的确击败了道琼,不仅仅是10个百分点,而是22个百分点!当合伙企业解散时,每个投资人收到相应的部分。一些人拿着资金转向投资于市政教育债券,一些人被推荐给了一个基金经理。巴菲特推荐的这个人是比尔•鲁安,他也是格雷厄姆的学生,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同学。鲁安同意管理一部分合伙人的资金,这促成了著名的红杉基金的诞生。另一些合伙人,包括巴菲特本人,将自己的部分转换为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巴菲特自己在合伙企业中的财富已经增长到2500万美元,这足以让他控制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当巴菲特解散合伙企业时,很多人认为“钱匣子”最美好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但是实际上,好戏刚刚开始。


2016年6月3日 22:42
浏览量:0
收藏